随着AI技术不断渗透开发领域,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投入研发AI驱动的“无代码”工具,旨在帮助没有编程背景的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构建自己的数字服务。在Canva、Figma、Replit等平台之后,Google近日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实验性服务——“Opal”,目前该服务已通过Google Labs向美国用户开放测试。
Opal的运行机制与生成式AI工具类似。用户只需输入简单的描述性指令,如“我想创建一个收集用户反馈的网页表单”或“构建一个显示当前天气信息的工具”,Opal就能借助Google的专有AI模型,快速生成对应的迷你Web应用,并以可视化流程呈现。
除了通过自然语言创建全新应用,Opal还内置应用模板库,允许用户快速复用现有模板、调整流程,或添加自定义的交互元素。应用生成后,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编辑器查看整体结构、优化每一步的提示命令,并在工具栏中插入新的流程节点,进一步定制用户体验。
Google强调,Opal并非只面向开发者,而是一个旨在让非技术用户也能参与应用创建的平台,目标是降低应用开发门槛,释放更广泛的创作潜能。借助基于流程图的图形化界面,Opal用户可以配置数据输入、处理逻辑和可视化输出,并在无需编写任何代码的情况下实时预览结果。
在分享方面,Opal支持用户将完成的应用发布为Web格式,并生成公开链接,其他用户可通过Google账号访问体验。
目前,Opal仍处于Google Labs测试阶段,谷歌尚未公布正式上线的时间表,也未说明该服务是否会扩展至更多市场。
发表评论
您还未登录,请先登录。
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