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AI自研AI芯片挑战英伟达

阅读量12539

发布时间 : 2025-09-08 17:45:26

x
译文声明

本文是翻译文章,文章原作者 Ddos,文章来源:securityonline

原文地址:https://securityonline.info/openai-is-making-its-own-ai-chips-to-challenge-nvidia/

译文仅供参考,具体内容表达以及含义原文为准。

《金融时报》报道,OpenAI计划于2026年联合博通(Broadcom) 启动自研AI芯片量产,旨在满足激增的算力需求,同时降低对英伟达GPU的高度依赖

博通首席执行官陈福阳(Hock Tan)近期透露,公司已获得一份价值高达100亿美元的芯片设计订单。尽管未披露客户身份,但业内人士证实,该订单来自OpenAI,且定制芯片仅供内部使用,不对外销售

早在2023年,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·奥特曼(Sam Altman)就公开抱怨GPU短缺制约了公司API服务的速度与稳定性。当时有报道称,OpenAI已开始探索自研芯片的可能性,并与博通台积电展开洽谈。

随着GPT-5的推出引发算力需求暴涨,OpenAI不仅计划在五个月内将服务器容量翻倍,还启动自研芯片项目以应对潜在的GPU供应缺口,并削减长期硬件成本

台积电是否继续参与该项目尚不确定,但博通在网络芯片设计领域的专长,结合台积电在先进制程制造的领先地位,使两家公司成为OpenAI实现硬件自主的关键合作伙伴。

OpenAI的芯片计划并非短期应对供应限制的权宜之计,而是可能重塑整个AI半导体格局

英伟达仍主导AI市场,最新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同比增长56%,尽管美国对华出口限制导致H20芯片出货延迟

随着谷歌、亚马逊、微软等科技巨头纷纷开发自研AI处理器,OpenAI入局定制芯片领域,凸显行业正快速转向“XPU异构计算架构”——旨在优化AI工作负载,同时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。

对OpenAI而言,此举并非挑战英伟达的市场领导地位,而是确保自身模型与服务的稳定性,避免受供应瓶颈成本上涨的制约。自研芯片还能将模型特定需求与硬件设计深度整合,提升效率并降低延迟。

随着2026年量产时间表临近,OpenAI芯片项目的成败不仅对其自身增长轨迹至关重要,也将影响全球AI基础设施自主化浪潮——标志着全球AI竞争从算法竞赛转向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新纪元。

本文翻译自securityonline 原文链接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分享到:微信
+10赞
收藏
安全客
分享到:微信

发表评论

Copyright ©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KER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8010314号-66